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祥彦 9小时前 :

    镜头调度毫无美感。感觉又是一部政治任务片。

  • 腾运 3小时前 :

    最后真的有点动人,真相浮出那块和众人逃出屋子在河边讨论要拍戏那场都看到眼眶湿润,越南this is a wonderful world部分点睛了。我喜欢这个片子。

  • 良祥 9小时前 :

    私货真多啊,有迷影的,也有对行业的吐槽,好坏参半吧。总体剧本攒得挺到位的,埋了不少线都一一回收,感觉最后反转还能再多一丢丢渲染。父王真的帅。

  • 母晓山 6小时前 :

    我!就是!没那么!喜欢!一个情杀,南京来人灭火苗?犯得上吗?60%荒诞演法+40%写实,这是什么路子?1星给喻恩泰。

  • 涵韵 3小时前 :

    这么把圈里圈外的各种乱象讽刺一遍,也是很敢拍了。前面有点浮夸,后面几处反转不错。

  • 薇帆 8小时前 :

    2021年个人年度国产院线观影最佳,满满的致敬吐槽与惊喜,前半部剧情表演颇有话剧风格,以为是老套的密室杀人案现场重现,没想到进入中段之后惊喜连连,反转不断,不得不说一下本片中的各位主演与配角,无论长幼演技都相当出色,把每个角色的性格都演得相当立体,再说一下本片的导演和编剧,刘循子墨-曾经风靡全网的网络短剧《万万没想到》与《报告老板》万合天宜团队出身,没想到今时今日,其功底已达到如此水平,有这种团队与人才的存在,正是中国电影未来之所在,也在此无比期待,秉持这种精神与创意的国内影人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之作!!!

  • 歧绣文 9小时前 :

    虽然留了下网大急抖包袱的缺陷,但电影完成度很高,作为导演处女作值得赞扬

  • 沛曦 4小时前 :

    长,但没必要。视觉观感很累,全片是高潮等于没有高潮。人物形象千篇一律,好像一提硬汉永远就只有这么几个人。总觉得可以更好的,看个纪录片都会哭但看电影完全没感觉。

  • 紫冷珍 4小时前 :

    (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哈哈哈哈哈这朴素的起名的艺术,突然让我想起来一个小同学叫常有钱、常有权

  • 祁宝生 1小时前 :

    清一色都是抗日神剧,也应该多拍拍抗美神剧了。打压打压漂亮韭菜嚣张的气焰。

  • 骞栋 7小时前 :

    历史的叙事从来都掌握在权利者的嘴里,但就有一些艺术家以螳臂当车之势守卫真善美,他们的勇敢和智慧谱写成篇章永流传

  • 绪云臻 8小时前 :

    想捋一下影片对中影史上前二十年和一些电影经典元素的致敬互文借喻各种乱七八糟 但太懒了 刘循子墨其实还是用了报告老板的拍摄手法 在喜剧片里尝试各类元素的施展 尽管呈现的短暂

  • 翦灵慧 7小时前 :

    看了点映,有笑有泪才是最刀的😭先说战争场面,真的巨牛逼!!!和美军正面刚真的看的我脚趾抓地(紧张的)美军和我们志愿军的装备差别大概是三级头和还没捡到头盔的差别🥲 真的看了才能体会到志愿军们的伟大。整部电影胡军老师的那一段我真的要哭疯了,胡老师有一句催泪台词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志愿军们除了在战场上是英勇无畏的英雄,在战场下也是一个个鲜活而可爱的人啊😭最喜欢打开火车车门那一幕,万里河山的美好出现在眼前😭😭我们为何在这里,为的就是守护这般美好的祖国,为的就是我们下一代的生活不再战火纷飞。

  • 莉楠 9小时前 :

    (写在前面: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不过3个小时的电影有点长?如此惨烈的战役,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你只看了3个小时就觉得长?)从电影视角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完美,但因为是讲述革命先辈,所以我一定要给五星。没有特别煽情,看有的人说一些他们打打闹闹的片段可以删减,我想说,战士也是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老兵,有十几岁的孩子,如此艰苦的的岁月里,他们可能就是靠这些打打闹闹来缓解战争的残酷和失去队友的悲痛情绪。这才是一支充满希望的队伍,能打胜仗的队伍。永远向这些革命先烈致敬,愿世界再无战争。

  • 翁松雪 8小时前 :

    并不是舞台剧不好,只是喜剧悲剧悬疑的属性杂糅在一起,再通过舞台剧的表演呈现出来后,每种情感因素都变得拧巴和别扭了。

  • 毕英耀 8小时前 :

    中国所有的主旋律电影就是有个弊端,剧情太差,场景换来换去,节奏很乱,根本没有剧情主线,看完都不知道在讲啥。看中国医生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整个电影将描绘的很宏大,音乐很庄重,但是讲的东西乱七八糟,什么都挑一点讲,最后什么都没讲。 不要总是挑这些历史事迹卖弄情怀,以为只要拍历史战争片再加些老戏骨就是好电影了,不是说不能拍,要拍就好好的,细细的琢磨,专研剧本和剧情。

  • 梅采 4小时前 :

    没有故事,没有故事,满屏的爆炸,满屏的爆炸,满屏的飞机,满屏的飞机,满屏的丢炸弹,满屏的丢炸弹,满屏的坦克,满屏的坦克。吊儿郎当的万里是个败笔,多余的人物,多余的人物。

  • 胤鸿 5小时前 :

    本来看到选角是期待做成纯个体视角的,结果没想到预告一上来就高层会议了,要这么多,结果还弄了一个小时给林超贤拍无意义的信号塔攻防战,唉………

  • 曼锦 4小时前 :

    虽然留了下网大急抖包袱的缺陷,但电影完成度很高,作为导演处女作值得赞扬

  • 黎运杰 1小时前 :

    个人认为拍成开放式结局更精彩,把女孩的生死、齐乐山所说的是否真实做成模凌两可会更好。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这句话,既好笑,又感到可悲。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