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卫小芳 4小时前 :

    和国内的抗疫题材是两个维度的电影,中间朱迪在护理院孤身奋战的段落真是揪心。后面的剧情发展就很奇怪,突然拐到了医患感情,最后赤裸裸的代表护理院体系对当局愤怒控诉,想讲的东西有点多,哪方面又都没讲够。

  • 彬璐 8小时前 :

    朱迪科默今年奉献了两部非常精彩的表演,灾难来临最先受难的永远都是弱势群体

  • 司徒春兰 8小时前 :

    Never is. Never is. It’s always someone else.

  • 卫全大 1小时前 :

    所有的宏大叙事与歌功颂德都比不上普通小人物的故事来得更有力。

  • 帆采 4小时前 :

    新冠疫情只是一个外壳,护理人员也仅是发言人的化身。真正表达的勇敢,是对体制的抗议,是掷地有声的呐喊,也是生活其中时的抗衡,是不愿妥协的自救。 * 深夜救助那场戏,屏息凝神的看下来,焦灼与无助产生的崩溃感来得极其真实。当全人类共同经历这种灾难时,源于现实生活的感动也就变得格外真切。

  • 凡晨 9小时前 :

    这一部疫情题材的电影着重的范围就比较小,对于清晰深刻的刻画矛盾是有优势的。但导演还是比较克制隐忍,除了结尾怼着镜头喊的那一段,其他对疫情中矛盾的刻画都集中在疗养院的工作、在与急救中心和警察的沟通中,以及用主角照顾病人,疲于奔命后的崩溃和无助来传达大时代下渺小个人的主观情感,朱迪科莫的表演很有说服力。不过Sarah和Tony的感情来得比较意外,或许可以理解为底层可怜人的互相依偎吧。

  • 帆璟 3小时前 :

    感觉结尾是个败笔、、配乐很会渲染气氛。朱迪科默的演技好不错

  • 凭德曜 8小时前 :

    题材相当不错,触碰社会敏感话题,相比相同题材养老电影,故事深挖不够 ,缺乏亮点 。

  • 呼友菱 2小时前 :

    在经历了那些国家主旋律电影的情绪轰炸,以及极其粗制滥造的电影制作与电影技法强暴后。这90分钟的影像使我的情绪得到了格外的释放。浅焦影像的特写捕捉出了人物细小的情绪与长镜头下完整的人物状态都使我获得了美妙的观影愉悦感。相比那些电影之下,这些影像中的悲伤愤怒或喜悦都显得无比舒缓与平静。因此,那些粗制滥造给我带来的悲伤与愤怒,也在这90分钟里得到了舒缓的释放。

  • 性妮娜 4小时前 :

    看到啾迪对着镜头的控诉真是泪流不止,我们总是擅长把怜悯赠给不需要怜悯的人,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又恐时财压力而逃避不视。同样的题材,拍出来的却是云泥之别…

  • 婧雪 3小时前 :

    太勇了团队。

  • 庞新柔 4小时前 :

    当疫情平稳下来,我们往往会忽视疫情初期,那些身在最严重的情形下经历崩溃和绝望的人以及他们的感受,还有无数的人永远离我们而去。

  • 德嘉悦 2小时前 :

    /2021.12.22/后半段好像剧本写的匆忙潦草。

  • 明楠 2小时前 :

    朱迪·科默的个人秀。定焦移动摄影将她凸显出来,与世界分离,与其他人疏离。对新冠疫情切肤之痛的展示很抓人。还有那基本不算爱情的爱情。卑贱血统。最后的嘶吼实在是败笔。导演和编剧跳到前台,毁了自己的作品。

  • 屈刚洁 8小时前 :

    但是好美,好喜欢她侧对着他不敢放声哭的那一段

  • 公良欣妍 2小时前 :

    全程看朱迪科莫那张无瑕疵的脸我是没意见,只是老跑焦受不了。本片导演对摄影有病态的执念,手持、长镜头、大特写,这三件事偏要同时做到,是要用画面给观众增加压迫感吗。

  • 嘉婧 5小时前 :

    抛开讽刺政府的部分,在疫情背景下讲一个真正关于人的故事依然很难得,别国比咱们拍出了更有人味的抗疫电影

  • 彩岚 4小时前 :

    大流行来临时,养老院里无助的老人真是太惨了。女主算是好心人,可凭她个人甚至救不了年轻的阿尔茨海默患者,就是初次见面那一杯茶和那晚上的冒险帮忙,两人的connection建立了,然后女主就想让他避免中招死亡,唉!来自中国的PPE,不错!

  • 休鸿 9小时前 :

    跟我们拍的差别好大,都说了我就不说了。口音好怪,伦敦郊区的吗。居然有人喜欢护工这个照顾病人甚至失能重病人的职业。

  • 司寇问凝 8小时前 :

    艰难又勉强的看了个大概,因为朱迪科默永远定格在KE里了,斯蒂芬格拉汉姆又似乎还在浴血黑帮里…害。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